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安徽省 > 寿县 > 涧沟镇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涧沟镇

地名: 涧沟镇 隶属: 寿县
区划代码: 340422102000 代码前6位: 340422
长途区号: 0554 邮政编码: 237000
车牌代码: 皖D 行政级别: 镇
辖区面积: 76.4平方公里
区划代码 级别 简介
朱厂村 340422102207
涧沟镇朱厂村系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位于涧沟镇北部,淮河岸边。朱厂村党总支现有党员55人,下设村务党支部和种植党支部。朱厂村现有人口3044人,居民户数736户,村域面积3150亩,耕地2500亩。朱...[详 细]
张郢村 340422102201
涧沟镇张郢村位于涧沟镇中部,国防路和截涝渠以北,地理环境较偏僻,是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典型农业村。区划后的张郢村是由原小张郢村、李台村、李岗村三村合并组成。总人口为5080人,耕地面积7907.5...[详 细]
农民城社区 340422102002 社区
涧沟镇农民城街道位于涧沟镇政府所在地,2007年10月份由原卅铺村、史圩村、皮店村、农民城街道合并而成。现有人口6953人,耕地面积8375亩,32个村民组。农民城街道“两委”成员有8名村干部组成,设...[详 细]
龙头村 340422102205
涧沟镇龙头村,现有人口3894人,8个村民组,党员6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5人,村党总支下辖村务和养殖两个党支部。龙头村地处淮河南岸,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现有耕地4143亩,种植以小麦、黄豆为主...[详 细]
菱角村 340422102206
涧沟镇菱角村地处寿西湖畔,背靠淮河,东与龙头村相邻,西与顾楼村接壤,南是一望无垠的农田。全村辖20个村民组,894户,3876人,有耕地4647亩。全村设党总支1个,下辖村务、种植业等2个党支部,党员...[详 细]
涧沟村 340422102200
涧沟村毗临涧沟镇政府,寿霍路以北,现有人口3512人,耕地面积4515亩,5个村民组。涧沟村现有党员74名,设置一个党总支,下辖种植业党支部和村务党支部,村“两委”有5名村干部组成。涧沟村2007年1...[详 细]
蒋庙村 340422102202
寿县涧沟镇蒋庙村回族村地处沿淮湖洼地带,隔河与颍上、凤台两县相望,有鸡鸣闻三县之说。全村辖3个自然村庄,9个村民组,804户,3362人,其中回民2248人,耕地346亩,是全县闻名的小数民族集居人多...[详 细]
黑龙村 340422102203
涧沟镇黑龙村位于涧沟边沿,紧靠淮河南岸,距镇政府约7公里,是沿淮蓄洪区,洪水撤退水泥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两大自然村庄,6个村民组,692户,2953人,男女劳力1085人。现有党员72名,一...[详 细]
顾寨街道社区 001 街道
顾寨街道地处涧沟镇政府南端,东南与双桥镇接壤,西与丰庄镇仅一河之隔。撤并后的街道居委会纵横达四公里之遥。居委会总人口为5050人,耕地面积6300亩。原分布28个自然村庄,现调整为10个村民组。党总支...[详 细]
顾楼村 340422102204
涧沟镇顾楼村位于涧沟镇北部沿淮地区,东邻菱角村,西与方圩街道连结。村设党总支委员会1个,下辖村务、养殖党支部各1个,现有党员82人。全村辖8个村民组,853户,3898人,实际耕地面积4710亩。顾楼...[详 细]
方圩街道社区 003 街道
涧沟镇方圩街道,地处涧沟镇北部,淮河南岸,距离县城近10公里,地资肥沃,交通便利,方圩街道于2007年10月由方圩村、田岗村、方圩街道三村合并而成,村部设在方圩街道,共有15个村民组,7018人口人,...[详 细]

寿县涧沟镇地处沿淮,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春镇,全镇辖18个村,2个街道,面积76.4平方公里,人口4.76万人,耕地5.6万余亩,镇政府驻满庄。是一个以农为主的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个年”活动的总体工作思路,立足自身优势,狠抓特色发展,在发展经济、兴镇富民上做文章,有效加快了全镇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8亿元,财政收入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在农业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先后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熟制反季节粮、经、饲生产基地,全县最大的长毛兔养殖基地以及初具规模的波尔山羊、南德文牛繁育基地,水产品也由单一的鱼类养殖逐步向特种养殖方向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展,步伐逐步加快。

在乡镇企业,民营私有经济上,大力发展以胶合板为重点的系列板材生产,并针对资源优势,扶优壮大了建筑建材业、羽绒加工业、粮油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产业,促进和带动了集市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水陆交通条件便捷,境内除有310省道从腹地纵贯东西,北有淮河黄金水道外,不断加大投入,修筑了以镇为纽带的四通八达路网,通路里程63公里,实现了村村组组全部通了石碴路的目标;突出抓好境内河渠整治和农田林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的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完善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明创建工作日新月异,集镇建设设施齐全,商贸活跃,秩序井然;广播、电视、电话在全镇乡村已普及;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计划生育已步入良性发展路子,社会治安得到了全面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