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山东省 > 济南市 > 莱芜区 > 牛泉镇 > 大庄村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大庄村

地名: 大庄村 隶属: 牛泉镇
区划代码: 371202103212 代码前6位: 371202
长途区号: 0634 邮政编码: 271100
车牌代码: 鲁S 行政级别: 村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大庄村位于莱城西15公里处,汶河南岸,地处平原,部分丘陵。东邻毕毛埠村,南接双泉村,西面与中小庄、吕小庄等村一岭之隔,北靠风景秀丽的汶河,现有耕地3326亩,1100户,3365人。
  大庄村始建于何年无可考证,据村碑记载,很早就有人家居住。明朝洪武三年王姓人家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至今有600多年,因村落较大故名大庄,至今仍为牛泉镇第一大村。现该村为异姓村,共有王、卢、亓、栾、张、李、刘、陈、贺、闫、吴、宋、时、曹、杨等十多姓。族姓之间都和睦相处,世代相传。
  据《莱芜县志》记载,大庄村属莱芜县毛埠保。民国初年为第十区(鲁西区)。1953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和新甫三县,大庄村属新甫县。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大庄村属莱芜县圣井区。1951年改为第五区、1958年圣井区分为牛泉,圣井两个乡,大庄村属牛泉乡。同年10月乡改为人民公社,翌年圣井乡并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办事处,1985年10月改为牛泉镇,大庄属牛泉镇至今。
  大庄村的近代史是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1939年就有卢诗哲等几名青年参加八路军英勇抗日。解放战争中又有很多青年参军参战,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为国捐躯者7人,负伤转业者5人,还有数人仍在部队。在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村民们踊跃支前,有数十人抬担架运给养,时间长达半年多。1946年4月一天夜间,驻二官庙-军队某部突袭大庄,毒刑拷打村长亓新疆之父亓德昌,带走并杀害了0员李守正。时间不久,又犯火庄,在捕捉党员失败后,又残酷拷打村民王秀芝、青年干部王连川之母等数人。同年夏天,-驻军又放炮炸死村民3人,炸伤1人。1943年3月15日,八路军某部八中队得到消息,汉0头子亓象德住大庄,于是夜间从颜庄长途奔袭此据点。深夜战斗打响,因敌固守,加之日伪军增援,我军于天亮前撤出战斗,伤亡3人。战争年代,村民们颠沛流离,历尽沧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才安居乐业。他们自发组织起互助组,积极生产,踊跃交纳公粮,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冬,村成立了三个初级社,社长为王元昌、亓化乙、杨玉山,收入按“地六劳四”分配。1957年成立高级社,社长亓新疆,书记杨庆堂在村里实施“人七劳三”的分配原则。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高级社改为生产大队,辖四个牛产队。1960年又划分为16个生产队。1960年至1962年3年自然灾害时,各生产队奋起自救。他们立足本村实际开始大上土陶业。古老的土陶业又进入了辉煌时期。
  1968年,为改变靠天吃饭的面貌,在书记栾曰斌的组织带领下,村民们开始了引水上山的水利工程。村东村西各建二级扬水站一座。一期工程挖引水沟近五百米,沟宽近1米,高为1.3米,沟盖石板,全为暗渠。二期工程发碹40余部,上砌水沟,三期工程运土筑坝,坝高12米,底宽15米,历经六冬春,东西两个二级大型扬水站于1974年通水灌溉。期间大庄村共建扬水站5座,使全部岭地近200亩成为水浇田,此举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村民的温饱。1971年,大庄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活动,改土造田,小地连片。至1977年冬,村南岭地全部改造完毕。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瓜是村民的主要口粮之一。种面积较大,为了解决地瓜种地越冬储存问题,大庄村于1972年春又投工近万个,动土石近万方,在村南修建大窖一座。大屋窖及扬水站的修建,是聘村“土专家”王传高为技术员,设计科学合理,特别是窖顶的管理房,扬水站主体工程,仿照古凉亭,建造奇特,既实用又美观,成为当时大庄村亮丽的景点,村民都以此为自豪。
  改革开放以来,大庄村的经济发展很快,村民们大搞科学种田,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历届村委又重视农业生产,新打机井10余眼,又投资近10万元在东岭,西岭铺设下一输水暗管两条,进一步改善了岭地用水。个体经济也飞速发展,村民亓俊峰、王洪新、卢诗广、修建砖窑3座,年产砖2000万块,安排剩余劳力400余人,由于砖块质量好,经营信誉好,常常供不应求。村民卢伟民、刘春晓研制出新型组合兔舍,并获得国家专利。刘春晓又多次改进实用兔舍技术,创办了种兔工程研究所、繁殖场、兔业协会,在养兔之乡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光荣当选为“山东十杰青年农民”。同时,村民发展个体经济,现在公路两旁商店林立。个体经济的迅速崛起,拓宽了村民劳动就业安置,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两委又狠抓了精神文明建设。1985年支部发动群众修桥铺路,改善了村中大街路面。2001年村两委又改造大街3条.在新村改造中动迁搬迁户47家,拓宽村中南北大街1条。路面宽23米,4条主街道,水泥石块砌边沟,全村主要街道全部安装路灯,使大庄村真正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大庄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以文育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是大庄村的良好传统。清末秀才卢恒德,其人画好,字好,尤其擅长柳体,当时为四乡名人,书写碑文无数。杨庄镇,泰安范示范园镇,峋峪镇都留有其手迹。20世纪30年代村有私塾,有王兴龙、王成录先生开馆授业,学《三字经》、《易经》、《诗经》等,教学童以识字为主.1946年纪瑞昌来大庄发展教育,村建完小,其为校长,有教师数人。解放后为正式完全小学,周围村庄学童皆来此读书,形成较大规模,有教学班6个,学生300余人,教师10多人,为中心完小。1958年中心完小迁牛泉村,1958年村内又办民中1所,招生2个班,全县范围招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后民中撤销,1975年,在校生增加,村完小教室不能容纳,村支部又在村南建学校l处,设教学班19个,教师32人,后因教室变成村支部又于1996年投资40余万元与双泉村合建联小l处,设教学班10个,教师17人,1999年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学校。由于村民重视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长明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卢永书考入大连工学院,王长凤考入山东中医学院,莱芜有名的散文作家王志文就是从大庄走出去的。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近百人考入大中专院校。王健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王利顺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研究生,卢波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
  老中医王兆能是解放前后大庄村几名医生的杰出代表。其人尤擅长外科,是周围村庄的有名的疮大夫。此人治病济世,急公好义,穷人看病,从不收钱,而且药到病除,很多患者不远百里,前来就医,泰安市徂徕山一带百姓都闻其名,门前就医者络绎不绝,医好患者无数。
  大庄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3000多村民正用勤劳的双手、勇敢和智慧,建设着一个崭新的大庄村。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新大庄将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到大庄村附近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