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北京市 > 北京市 > 密云区 > 大城子镇 > 墙子路村

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村

地名: 墙子路村 隶属: 大城子镇
区划代码: 110228112202 代码前6位: 110228
长途区号: 010 邮政编码: 101500
车牌代码: 京 行政级别: 村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墙子路村
  墙子路村位于大城子镇东北部,地处清水河北岸峡谷地带,梨花顶东北麓,环境优美,历史悠久,京承铁路从村北横贯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00户,778口人。2005年,村里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硬化街道8000米(砖墁巷道、水泥硬化主街),修建跨清水河大桥一座,安装路灯100盏,在全村推广太阳能、液化气等新型清洁能源以及节能吊炕、节能灶等节能技术,修建村民文化活动和休闲健身场所2处,在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基础上,实施党员包片、门前三包的措施,人人动手,保证环境整洁等,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800多元,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墙子雄关”
  作为防御入侵的一处重要关隘,墙子路以险要的地形、牢固的城池被誉为“墙子雄关”,成为蓟镇西协四路之一。墙子路地处密云与兴隆、平谷交界处,山路崎岖,山势险要,是东北进关的一个交通要道,也是通往冀东平原的必经之路。入口处两座山峰对峙,一夫当关,千人难进,路狭人稀,山高沟窄,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墙子路从明代起就是兵家逐鹿的战场,这里战火时起,战云弥漫。在历史记载中,清军三破墙子路的战事颇为有名。
  1629年、1636年皇太极两次率军攻打北京,大肆劫掠而归。1638年,皇太极第三次攻打北京城,这次他把目光对准了密云东部的重要关口——墙子路(墙子岭)。正因为墙子路在军事上的扼守京师东大门的险要位置,所以皇太极志在必得,他命清军分两路,其中左翼由大将岳托、杜度率领的清军于9月25日从墙子路入关,大败明军,与右路军会师于通州,横扫京郊,京师-,清军大胜而归。
  1642年,清军再至墙子路,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清军,明蓟辽总督吴阿衡率军拼死血战,无奈明军兵无战心,将无斗志。最终,吴阿衡战死沙场,墙子路再次被清军踩在脚下,清军饱掠多日后顺原路出关。
  1644年,明朝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清军趁势南下,在多尔衮率领下,开始了猛烈的攻击。时年5月,清军第三次突破墙子路关,一举定都北京,拉开了一统华夏的序幕。
  原汁原味墙子路民间花会
  去年正月十五,笔者有幸看到了墙子路民间花会的热闹场面。早上,天还不亮,就见一拨一拨的村民前往村子北头的三堂庙遗址前去烧香。三堂庙是村里丁字街北面的一座古庙,早年大殿内供有数十尊青铜古佛,铸造精美,多姿多态,庙内有戏台。现在这里建有一座成人学校,前面是一个大广场。虽然庙已不存,但大家还是按以前的老习惯,到这里来烧香拜佛。多少年来从古至今,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民间习俗仍然在这里延续着。
  上午九时,南边村口传来了欢快的锣鼓声,鞭炮声声震耳欲聋,走会正式开始了。首先看到的是“金锣开道”,总督管殷维国精神抖擞打一杆小旗头前引路,紧随其后的是龙门旗,巨大的横幅上写着“墙子路民间花会”七个大字,后面五颜六色的龙旗随风飘舞。再往后看分别是中幡、舞幡、狮子、吵子档、大鼓、高跷、二鞑子摔跤、猪八戒背媳妇、十不闲、雄关腰鼓队、小车会、音乐和地秧歌十四种队伍的表演。每队前面都有头旗领队,整个队伍由250多人组成。那场面犹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浩浩荡荡开始往村北丁字街行进。
  队伍行进得很缓慢,每过一家门口,这家的门前都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烟酒、水果糕点等礼品,门两边燃放着两挂鞭炮,于是花会的各种队伍就会在这家门口表演一番,并与这家的主人互相问候过年好,互祝新年快乐。这种形式当地称之为“敬神”。这种“敬神”的场面在北京城里的庙会上是根本看不到的。
  时间临近中午,队伍才走到三堂庙遗址的广场前面。这时各队伍中的头旗都要到前面去烧香拜佛,然后每种队伍都要在广场上为大家表演一番。此时广场上人山人海,四周围的墙上、房屋上、树上都是人,场子被越挤越小,这时只见两头狮子来了个就地十八滚,马上又滚出一个较大的场子来,节目继续表演。
  墙子路花会是一种很宝贵的文化遗产,因为这种文化是老百姓自己创造的,是民间文化的源头,它直接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代表着一种民族的情感、信仰和理想,是直接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所以墙子路花会只有在墙子路这种乡村环境中表演,才能真正体现出它那原汁原味的乡土之情和文化价值。(杨小峰 邓德喜/文)
  游景点,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云甘栗、老北京炸酱面、红香酥梨等特产。

到墙子路村附近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