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 > 梅山镇 > 林坂村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镇林坂村

地名: 林坂村 隶属: 梅山镇
区划代码: 350583112 代码前6位: 350583
长途区号: 0595 邮政编码: 362000
车牌代码: 闽C 行政级别: 村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林坂村在梅山镇政府驻地西部偏北5公里处(芸美大桥西畔),东至(晋江东溪)新兰水电至芸美桥下游,西至覆船山——金淘溪与东溪江合处,南与芸塘村相邻,北至芸(美)山(美)公路两沿至东垵交界处,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省道307线从芸美桥西畔穿越村中部至林板格分南北二线,南通金淘、北经码头至诗山汇合通永春、三明,每20分钟有泉(州)永(春)线来往班车通过境内、交通十分方便。林坂村因地处覆船山下,故名璞山(原名林板)。宋至清(公元960元1911年)林板属怀德乡民寿里十六都。民国年间隶属林坂乡林坂保,解放初曾与邻村瓯塘合村,后被改成璞山村(西靠覆船山雅称璞山)。1952年之后梅峰、芸塘、林坂合成一个乡,取首尾二字称“梅坂”乡。1958年与芸塘大队合为梅坂大队,1959年与芸塘拆开自立为璞山大队,1984年改为璞山村委会,2008年又恢复原名林坂村委会。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林坂林氏族谱载;林坂肇基祖谦达公,宋末元初时任漳州税监,不忍外族苛政而隐入南安林坂定居,以后繁衍林坂、大口、内柯、外柯(后二村属码头镇金中村)至今700余年,现海内外已传承12000多人。林坂村现有的村落有湖内、许厝、大口、德美、顶山、后厝、后新厝、牛路沟、竹围、土楼等自然村,现在全村600多户2300人口,均为林姓。林板,从字-属山坡地,解放前这里70%属旱地,水田不足30%,每家每户都应备有戽桶,水车等提水农具,这里流行一句俗语:“林坂鬼,三日无雨着戽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后,发动兴建水轮泵,解决了农业的自流灌溉,全部农田可以播种水稻,农业得到了丰收,林坂村的村貌才彻底改变。以前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人旅居海外谋生,尤以菲律宾、印尼、缅甸等国为最多。林坂村内旅居菲律宾的侨胞早年就在菲成立“林坂柯内林氏宗亲会”组织,对家乡林坂,村内公益及教育事业非常关心,多次捐巨资兴建林坂与村内的小学教学楼幼儿园、教师宿舍,以及小学大礼堂等教育设施,上世纪未又以时任“旅菲南安公会 ”第五届理事长林国端先生,与时任宗亲会理事长林赞复为首,捐巨重修林坂祖庭,修开基祖墓,续修族谱等工程,国端先生在2003年之后又斥百万巨资为林坂母校新建二座教学楼,为林坂安息堂添建一层楼及部分景点,他爱国爱乡之举动受到政府的表彰及家乡父老无限感激,2004年我国家最高领导人-主席,-委员长访菲期间,亲切接见了林国端先生并合影纪念。林坂村开发区于上世纪末,由旅菲林坂村内华侨向市政府申请开展筹建的,现已有几家公司来此投资建厂,初步形成了一个开发区的稚形。林坂村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村风村貌良好,于2003年被梅山镇镇政府授于“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06年2月被0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宽裕型文明村”。2006年6月被0南安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0梅山镇委员会、梅山镇政府授予“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

到林坂村附近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