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河南省 > 南阳市 > 新野县 > 上庄乡 > 上庄村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上庄村

地名: 上庄村 隶属: 上庄乡
区划代码: 411329307 代码前6位: 411329
长途区号: 0377 邮政编码: 473000
车牌代码: 豫R 行政级别: 村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上庄村位于乡境中部,潦新公路东侧。南邻上凤鸣村,北连王寨村,东隔黄渠沟与邓庄村相望,西与马集村接壤。南北长2.5公里,宽2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1958年属王集公社为上庄大队。1962年属上庄公社为上庄大队。1963年属王集公社为上庄大队。1975年属上庄公社为上庄大队。1984年属上庄乡为上庄村委会。上庄 据说明初尚姓在此定居,以姓定名尚庄,后讹写为上庄。为村委会驻地。四路拐 因原南阳—襄樊、邓州—唐河的官道在此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故名四路拐。据传汉时即有集镇,名太平镇,单日有集。

人口民族

2003年辖上庄、四路拐两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557户,2092人,其中男1052人,女1040人,汉族1982人,蒙族91人,回族19人。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25‰,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有贺、张、李、赵、薛、苏、尚等80余个姓氏。

自然状况

上庄村地势北高南低,豫X022四赵线与纬6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灌便利,村东黄渠沟、于渠沟南北穿村而过。村西芭茅沟排水畅通。全村耕地3439亩。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后,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70万元,人均纯收入210元。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90万元,人均纯收入1220元。200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2150元。农 业 经 济作物种植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农村实行的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粮食产量低,当时红薯、红薯干、红薯面是农民的主要粮食,称为“三红转”,细粮很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种植为主,间有大豆、红薯、芝麻、绿豆等作物。1978年,粮食种植面积4200亩,总产88.2万公斤,亩产21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700亩,亩产50公斤。1993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4650亩,总产132.5万公斤,亩产285公斤;棉花面积1860亩,亩产66公斤。2003年,全村粮食种植面积4200亩,总产126万公斤,亩产300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865亩,亩亩产90公斤;花生种植700亩,亩产250公斤;蔬菜种植面积285亩。2001年沿辖区内沟、路植树6000余株。2002年,在村东建瓜菜示范园一处,面积100亩,推广春瓜秋菜种植模式。

畜牧养殖

解放后至1957年畜牧养殖为户养户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队养队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畜牧养殖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1993年,全村牛、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185头、850头、845只、15000只,肉类总产量71吨,禽蛋产量50吨。2003年,全村有牛267头,猪存栏956头,羊存栏820头,养鸡场一个,年产鲜蛋1.5公斤。

农业机械

解放后,农民靠牛犁地耕田,以牛拉车运输。1970年后,人畜力耕作、运输逐步由机械所代替。1978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15台,小四轮5台,电动机和柴油机25台,农用水泵28台,机械总动力700千瓦。199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40台,小四轮11台,柴油机50台,农用水泵60台,脱粒机13台,机械总动力6500千瓦。2003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250台,小四轮拖拉机20台,柴油机30台,水泵300台,脱粒机35台,机械总动力为2.2万千瓦。

企 业

建国后,农民原开办的“副业”和“多种经营”多为手工加工和零星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得到发展,村办起了电锯厂、砖窑厂、加油站等企业。有商业网站40个,从业人员250多人,经营项目有粮食、餐饮、食用油、烟酒、副食、百货、干菜、农资等,年购销额1300多万元。其中,李汉晓投资50万元,建加油站1个。

村民外出务工始于1986年,1988年外出务工人员35人,2003年外出务工410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建设 解放前,村水患不断,不涝则旱。建国后,村加强水利建设。1976年村统一规划,在村西挖排水沟一条,取名“芭茅沟”,解决了西坡凹地排水问题。之后,从2组开始挖井,后掀起了打井热潮。2003年村有机井140多眼,有效灌溉面积3000余亩。社 会 事 业教 育 建国前,村原有私塾一所。建国后,村建小学一所。1989年村投资扩建教学楼900平方米,校园进行硬化、绿化。2003年,在校学生360名,教师18名,适龄儿入学率99%,巩固率100%,村先后为大、专院校输送学生160多名,其中大学本科20名,大专66名。2003年村有农民技校一所,培训村民1500人次。

卫 生

建国初,村少医缺药。后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1978年村有卫生所一个,医生2名。1993年卫生所发展到3个,医务人员10名,重点开展地方病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2003年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村民看病就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村民生活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吃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穿的是土布棉衣。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生产互助,农民生活有了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3年,村民人均占有粮食345公斤,细粮比例占70%。2003年,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细粮比例占90%以上,蔬菜、瓜果、禽蛋、肉类消费量大幅度增加。住房由原来的土坯墙、薄扎瓦土木结构,发展成砖混结构的平房和小楼房。村民穿的由20世纪70年代单调的黑、白、蓝服装,变为色彩丰富,式样新颖的服装,人均住房由20世纪70年代的12平方米上升到2003年的30平方米。人均收入由20世纪90年代的1500元,提高到2003年的2150元。村民百户拥自行车150辆,洗衣机35台,电话机50部,部分家庭还拥有汽车、摩托车、电冰箱、手机、空调等。组 织 建 设建国前,村实行保甲制度,上庄村为一保,由保长、保丁若干人组成,保下设甲,按片划分户数不定,有甲长一人负责有关事务。解放后,保甲制度废除,建立了村基层政权——农会。1949年,建立了民兵组织。1953年,组织起农业合作社(初级)。1955年合并为高级合作社,建立了共青团和妇联组织。1958年改高级社为生产大队,1983年更名为村民委员会。1953年建立了党小组,1955年建立党支部,2003年村支部有党员51名。文 物 胜 迹上庄竹青寺 原址位于上庄村西北角,今乡第一初中院内。相传始建于明代。占地十余亩,座北朝南,分前伏殿、中伏殿、后伏殿,有东西廊房,寺西有娘娘庙。相传原名上庄寺,后有位牛商路过此地,晚上在寺院住宿,睡前把赶牛的鞭子插在地上,第二天天亮后发现赶牛的鞭子(是竹子做的)变青了,他觉得非常神奇,招来好多人观看。后人就称上庄寺为竹青寺。-时期曾在寺内设乡公所,解放后,寺院被毁,在此地建立上庄小学,1975年改为公社中学,1983年改为上庄乡第一初中。

四路拐 因原南阳—襄樊、邓州—唐河的官道在此交叉形成“十”字路口,故名四路拐。据传,汉时即有集镇,名太平镇,单日有集。1975年辟新街,农历双日集。

人 物 简 介

贺进友,1941年生,男,汉族。曾任溧河铺乡-,唐河县副县长、组织部长,南阳市老干局局长。

贺进显,1923年生,男,汉族。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解放军某部团长、师长,后任南京市商业局长。

贺文宗,1938年生,男,汉族。1955年参军,历任解放军团长、山东省某县工会主席。 

康乾定,男,1912年生,新四军某部连指导员 ,1938年牺牲。

贺文亮,男,1917年生,新四军某部连指导员,1939年牺牲。

刘永才,男,1919年生,新四军某部排长,1939年牺牲。

贺文,男,1919年生,黑龙江省军区副军职顾问,系老红军。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上庄村为河南省2020年省级卫生村。

到上庄村附近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