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福建省 > 南平市 > 建阳区 > 崇雒乡 > 后畲村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后畲村

地名: 后畲村 隶属: 崇雒乡
区划代码: 350784200205 代码前6位: 350784
长途区号: 0599 邮政编码: 353000
车牌代码: 闽H 行政级别: 村
辖区面积: 平方公里

后畲村位于崇雒乡东北中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东与水吉镇交界,西与上社、上洋村接壤,南与上社、崇雒村相连,北与上洋、右巨村毗邻。崇(雒)右(巨)公路从村后经过。辖区总面积18976亩。其中山地面积15132亩,耕地面积3844亩,下辖历塘、松路、合源、岭源四个自然村。414 户,1596口人。

宋之前,该村区划无考。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后畲称三衢里,属嘉禾县建宁乡。元代至宋 六年(1289年),三衢里属建阳县建宁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三衢里领5图,原设里正改为里长。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里下设图,图下设甲,三衢里领5图50甲。辖村落38个;洋尾、历塘、竹坝下、晚奥、上社、下社、后畲、领源、湾尾、后衢、左衢、中衢、祭面、北斗、白洋、磨窠、高门、塘上、葫芦坑、后垅、黄畲、黄坑、下玢、下阵、祭头、茶畲、半山黄、半山消、黄袅、南坑、社墩、垄墩、大玢、松路、鹤源、密坑、连家布与梁厝。民国17年(1928年)福建实施地方自治,三衢里改名后畲乡,下辖38个村落不变,属建阳县第五区管辖。民国21年(1932年),建阳开始编组保甲,后畲设联保,属建阳三区。民国25年,后畲联保划归二区将口管辖。民国29年,复改为后畲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复置区制。1951年,后畲乡属将口区管辖。1952年,后畲划归七区彭墩管辖。1955年后畲复归将口区管辖。1958年,全县成立公社。后畲大队,属将口区管辖。1961年,后畲归崇雒公社管辖。1984年,撤公社,复置乡镇建制。后畲改设村子,属崇雒乡管辖。

后畲村距崇雒集镇7.5公里,全村共人口数1546人,全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6万亩,耕地面积3156亩。现有党员78人,村民代表35人,群众生产以大力发展种植烤烟、莲仔、柑桔、水稻、毛竹,发展规模养猪场1个,全村外出商务工作人员600多人,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后畲文化底蕴深厚,有民清古宅数直幢,户与户相通,历史上曾设乡制,至今仍保留逢古“五、十”日的墟场-,村内邻里和睦民风浓厚。

近几年来,后畲村两委班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市委牵手联创,互动发展活动。坚持为村民谋福利,完成了主街道水泥路建设、电视、通讯等,大力发展种植烤烟500余亩,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烟基工程,硬化历塘村水泥路及松路新村水泥路6000余米及解决全村人饮工程。为创建干净整洁后畲村,建立垃圾池3座,后畲村各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在牵手单位和科协的关心支持下,建起了村民俱乐部,以片为依托开展了平安后畲等创先争优活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社会和谐稳定、安居乐业、致力发展的社会氛围。

2016年12月,后畲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后畲村为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到后畲村附近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