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云南省 > 普洱市 > 墨江县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

地名: 墨江县 隶属: 普洱市
区划代码: 530822000000 代码前6位: 530822
长途区号: 0879 邮政编码: 654800
车牌代码: 云J 行政级别: 县
人口数量: 约28.16万人 人口密度: 53人/km2
辖区面积: 5312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
区划代码 面积 简介
鱼塘镇 530822108 290km2
  鱼塘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地处东经101。23’-101。38’、北纬23。03’-23。15’,海拔在631~2209米之间,面积290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五...[详 细]
雅邑镇 530822112 292km2
  雅邑乡位于县境中南部,地处东经10l。34’-l01。46’,北纬23。12’-23。30’,海拔在630~2088米之间,面积292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德化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七...[详 细]
新抚镇 530822106 489km2
新抚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地处东经101。09’-101。27’、北纬23。3l’-23。46’,海拔在800~2038米之间,面积489平方千米。新抚乡原属镇沅县新抚区,1959年划人墨江,1966年调...[详 细]
新安镇 530822104 304km2
新安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地处东经10l。2l’-10l。4l’、北纬23。27’-23。40’,海拔在1400至2193米之间,面积304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定南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三区...[详 细]
文武镇 530822109 365km2
文武乡位于县境南部,地处东经101。3l’-10l。46’、北纬22。5l’-23。05’,海拔在490~2220米之间,面积365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五区,民...[详 细]
团田镇 530822105 479km2
  团田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地处东经10l。08’-101。25’、北纬23。44’-23。59’,海拔在850~22l0米之间,面积479平方千米。原属镇沅县新抚区,1959年划归墨江县,1966年调...[详 细]
通关镇 530822102000 474km2
通关镇位于县境西部,1958年从普洱县划人墨江县。地处东经101。14’-l0l。33’、北纬23。05’-23。23’,海拔在675~1973米之间,面积474平方千米。1966年墨江县调整行政区划...[详 细]
泗南江镇 530822111 310km2
泗南江乡泗南江乡位于县境南部,地处东经101。41’-101。51’、北纬22。52’-23。12’,海拔在470 — 1865米之间,面积310平方千米,系1984年从坝溜、那哈、雅邑、文武区划出的...[详 细]
那哈乡 530822212 189km2
那哈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东经101。46’-102。04’,北纬23。12’-23。24’,海拔在620~2105米之间,面积189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六区,...[详 细]
孟弄乡 530822203 211km2
孟弄彝族乡位于县境北部,地处东经10l。25’-l0l。40’、北纬23。27’-23。47’,海拔在824~2203米之间,面积211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定南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三区...[详 细]
龙潭乡 530822208 228km2
龙潭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地处东经101。28’-101。40’、北纬22。56’-23。01’,海拔在684~2149米之间,面积228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五区,...[详 细]
龙坝镇 530822103 267km2
  龙坝乡位于县境东部,地处东经101。2l’-102。04’,北纬23。12’-23。23’,海拔在800~1976米之间,面积267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德化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七区...[详 细]
联珠镇 530822101 681.32km2
  玖联镇原名他郎寨,明嘉靖十二年(1533)后为恭顺州治驻地,清雍正十年(1732)设他郎厅,为厅治所在地。民国初期设镇称联珠镇,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一区。   联珠镇位于墨江县城,是...[详 细]
景星镇 530822107 411km2
  景星乡位于县境西部,地处东经101。16’-101。29’、北纬23。22’-23。37’,海拔在747~2111米之间,面积411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定南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四区...[详 细]
坝溜镇 530822110 269km2
  坝溜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东经101。48’-102。03’、北纬22。59’-23。08’。海拔在620~2156米之间,面积269平方千米。清代属他郎善政里,民国21年(1932)属墨江县第六...[详 细]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东及东南与红河州红河县、绿春县接壤,南与江城县为邻,西与宁洱县隔把边江相望,西北与镇沅县连接,北及东北与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交界。全县地域呈东西窄,南北长,东西最宽横距7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6千米,总面积5312平方千米,辖12镇3乡16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8.16万人,山区面积占比99.98%,森林覆盖率67.61%。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北距省会昆明市273千米,西南距普洱市政府驻地思茅区176千米。

墨江地处东经101。08’一102。04’,经度跨度56’,北纬22。51’~23。59’,纬度跨度1。08’,北回归线穿县城而过,由此孕育了神奇的双胞文化现象,全县共有1200多对双胞胎,双胞胎出生概率6‰,超过全球2‰的水平。“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成为墨江靓丽的地域名片。墨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中饮马成炊的重要驿站,昆曼国际大通道、玉临高速、国道213线、国道227线穿境而过,玉磨铁路将于年底实现通车,墨江作为昆曼国际大通道和泛亚铁路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021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7.66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0.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1元,同比增长10%;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9元,同比增长14.4%。

墨江是一个以哈尼族占比最多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有25个民族。据统计,县内人口总数超过万人的有哈尼、汉、彝3个民族,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有傣、拉祜、布朗3个民族,千人以下的有瑶、回、普米、白、壮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哈尼族占总人口的61.8%,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

墨江山高箐深,沟河纵横。境内山脉属哀牢山系,主要山峰有204座,其中海拔超过2000米以上山峰64座,最高峰为县境北联珠镇碧溪马路村大尖山、海拔2279米。河流属红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把边、阿墨、泗南三江,他郎、布竜、坝卡、那卡、杩木五河,还有上千条支流小溪,海拔最低点为县境南部榄皮河阿墨江汇入李仙江处,海拔478.5米。境内海拔相对高差1800.5米。

墨江是低纬度湿热山区县,山区面积为总面积的99.8%,坡度小于8度的坝区占0.02%,全县仅县城驻地有一大于3平方千米的小坝子。15个乡(镇)有10个乡(镇)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强烈,光热资源丰富,据墨江气象站多年观测统计:全县年平均日照数为2161.2小时,辐射总量131.0l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8℃,最高为6月,22.1℃;最低为1月,11.5℃;年平均降水量l33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16.6天;四季不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每年5~10月为湿季,降水量为全年的84%,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6%。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墨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北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均有,少数高寒山区还具有寒带特点。往往一座山具有三种气候特点,山头寒、山腰温、山脚热。县内农作物和树种种类繁多,且适于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玉米、高粱、小麦、大豆、荞、稗、蚕豆、豌豆等数十种;经济作物有甘蔗、紫胶寄主、橡胶、栲胶原料、花生、茶叶、咖啡、坚果及数十种水果;森林以思茅松为主及众多的栗、柏、椿等树种,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3种、二类保护植物5种、三类保护植物l0种。其中:墨江的紫胶产量为全国各县之冠。墨江特产紫谷、紫米酿制的紫米封缸酒曾荣获国家商业部“银爵奖”和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名扬国内外。

动物资源亦很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兽类5种、珍稀禽类2种、爬行类3种、二级保护兽类13种、禽类16种。

矿物资源已探明并开采利用的有金、银、铜、铁、铅、锌、盐、石膏、煤、石棉、石灰石等十余种,已探明而未开采利用的有镍、铬、钴等稀有贵重金属。其中:墨江金矿为云南省较大型的著名金矿之一,从1984年起,年年黄金产量超过万两,白银产量达2万两以上。

墨江原名他郎。汉、三国、南北朝时为梁水郡、益州郡和兴古郡徼外地,唐南诏国和宋大理国时属银生节度地。元宪宗四年(1254)内附,立他郎二千户,隶宁州万户府;后设他郎寨长官司,先后隶属元江路和威楚路,长官司署设于他郎寨(即今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明永乐四年(1405),设立恭顺州、州治所驻碧朔(今联珠镇碧溪古镇),隶元江军民府;嘉靖十二年(1533),州治所移至他郎寨,仍隶元江军民府(明弘治时曾短期隶属过临安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元江府“改土归流”,省奉化、恭顺二州归附清王朝;雍正十年(1732),废恭顺州,设他郎抚彝厅,由元江府通判分驻,同年建他郎厅土城;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不便归州管辖,改隶普洱府,直至清朝灭亡,都称他郎厅,隶普洱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2年(1913),废厅改县,改称他郎县,列为二等县,厅长改称县知事(民国18年后改称县长)。民国4年(1915),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改称墨江县,县名以纵贯县境的阿墨江得名。整个民国时期,墨江县先后隶属于迤南道、普洱殖边督办、新元墨督察专员公署。民国18年(1929),设立江城县,将墨江县属猛烈行政区划归江城县,次年又将李仙江以南百余里之地划归江城县。至民国37年(1948)底,全县共辖7乡3镇79保493甲,面积4862平方千米。

1949年1月7日,墨江人民反蒋自卫军在元江、新平兄弟部队及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主力二纵队、新峨支队的协助配合下,解放了墨江县城,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墨江的统治。1月11日,参与攻城的自卫军各部队撤出县城,地方绅士受自卫军领导委托成立“墨江善后委员会”,负责处理战后事宜,维持社会治安。5月27日,李子忠等人受边纵领导指示,成立“墨江县军政委员会”。7月底,中共思普地委派第十民众运动工作团到墨江,开展民主建政工作。8月3日,改组“墨江县军政委员会”,成立“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中国共产党墨江县工作委员会”,由宁洱专员公署和中共思普地委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设墨江县。1950年5月4日,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墨江县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共墨江县委”),“墨江县临时人民政府”改称“墨江县人民政府”,至当年9月止,全县共建立9个区政府、91个村公所。

1954年,撤销联珠区,其辖地分别划归碧溪、涟漪区及新成立的玖联镇,全县共设8区l镇、90个乡、2个街道居委会。同年4月,将县属坝溜区下7乡、面积370.5平方千米划归绿春县。1957年1月,接云南省人民政府通知,“墨江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墨江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3月,原普洱县通关区,面积36l平方千米划归墨江县。同年秋冬,大办“人民公社”,全县共建政社合一的9个人民公社。1959年1月,镇沅县新抚公社、面积968平方千米划归墨江县,当年全县共辖l0个人民公社、1个镇、170个管理区、2个街道居委会。

1961年,调整农村社队规模,原公社改称区,管理区改为小公社,全县共设10个区、1个镇,170个管理区调整为159个小公社、2147个生产队、2个街道居委会。1966年“四清”运动后期,撤销区,恢复人民公社,全县l0个区调整为16个公社、164个生产大队、1863个生产小队、1个镇、2个街道居委会。

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国发(79)186号文件批准:撤销墨江县,在原墨江县辖区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并于同年11月28日在县城举行了自治县成立大会庆祝活动。

1984年,开展农村体制改革,原公社改称区,大队改称乡,并增设了泗南江、忠爱桥2个区,全县共设18个区、1个镇、166个乡及乡级镇(其中24个民族乡)、2个街道居委会。

1987年2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那哈2个区(14个乡、177个自然村,面积456平方千米),红河县三村、垤玛2个区(12个乡、131个自然村、157个合作社,面积363.8平方千米)合并成立“黑树林特区”,设立“中共黑树林特区工委”和“黑树林特区办事处”,为副县级建制,由墨江代管。1988年5月21日,撤销“黑树林特区”,三村、垤玛2区仍划回红河县。同年,农村体制进一步实行改革,区改乡、乡改村,全县共设19个乡(镇)(其中2个民族乡)、168个村公所(办事处)。1997年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墨江县玖联镇和联合乡,合并成立联珠镇。2006年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撤并联珠镇、双龙乡、碧溪乡合并设置联珠镇,通关镇与忠爱桥乡合并设置通关镇(忠爱桥乡的曼平、曼嘎、新联3个村民委员会划-珠镇;丙蚌、回龙、民兴3个村民委员会划入通关镇;忠爱桥乡以忠爱桥为界,桥西划入通关镇,桥东划-珠镇)。至2017年止,全县辖12镇3乡168个村民委员会(社区)。

墨江自1949年起至1999年,党、政隶属中共宁洱地委、专署和中共思茅地委、行政公署领导。

墨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和睦相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共同开发这片土地,建设家园,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不畏-,携手合作,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瑰丽篇章。

清雍正十年(1732),墨江县的傣族、拉祜族人民因不堪忍受清王朝的残暴统治,联合元江的拉祜族人民起义。起义军烧毁塘房,杀田主汛兵,击毙清军把总康天锡,给当地的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清咸丰四年(1854),墨江县团田乡凹壁村(原镇沅县)哈尼族农民田四浪与彝族普顺义,率领了三千多各族贫苦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占领了墨江、镇沅大部分地区,新平、元江部分地区,建立了面积3万余平方千米、人口50多万的根据地。多次击败和歼灭了大量清军,给反动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直至1871年才被清军镇压下去,在哀牢山坚持战斗了17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云南“重九起义”,光复云南的战斗中,墨江人庾恩旸积极领导参与了起义,因功勋卓著,被委以云南都督府重要职位。1915年云南护国首义,庾恩砀更因功而被授予勋三位、陆军中将、二等嘉禾章,任云南督军公署总参谋长兼第三师师长、靖国第三军军长等要职。

墨江是中国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28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墨江籍地下党员卫秉礼回墨江开展革命工作,于1929年春建立了墨江县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墨江支部”。1931年,在党支部的积极活动下,全县已组织秘m农会数十个、会员2000余人,还掌握了县城防队和殖边营部分武装,并决定当年冬至节组织农民暴-动,后因事泄暴-动未成功。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熊文和、陈家麟、秦树声、孙德齐、曾福光五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当局杀害,10余名积极分子被捕。暴-动虽未成功,但革命的思想和火种已深深播在了墨江各族人民心中。

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云南省委派地下党员宋文溥、王静贞利用合法身份为掩护,到墨江开展统战工作。宋、王到墨江后,宣传抗战,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争取进步力量,分化瓦解敌人,为党组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1945年春,中共云南省工委又派地下党员陈盛年到墨江中学开展革命活动,并从西南联大邀请了部分进步青年到墨江中学任教,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吸收了6名进步教师和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6月成立了“中共墨江中学支部”。1947年9月改称为“中共墨江地下党支部”。党支部建立后,利用各种机会向师生宣传马列主义、灌输革命思想、团结进步师生和国民党地方当局作斗争,墨江中学成为革命的据点。至1948年底,党支部共发展了7名党员和10余名“民青”成员,为后来开展武装斗争培养了骨干。

1948年12月20日,在地下党的支持和领导下,碧溪镇镇长进步青年王宗白率镇“常备班”和贫苦农民200余人,在卧龙明子山举行起义,建立了“墨江人民反蒋自卫军”。短短几天内,地下党又策动县常备队、政警队80余人起义,投奔自卫军,还动员墨江中学50余名师生参加自卫军,自卫军队伍扩大到500余人。1949年1月1日,“墨江人民自卫军”在元江、新平兄弟部队协助下,发动解放墨江县城之战,后又得主力二纵队和新峨支队的领导和支援,于1月7日凌晨解放了墨江县城。

1999年,墨江被列为云南省43个革命老区县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墨江县各族人民在中共墨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60多年艰苦奋斗,其间虽走过了许多艰难曲折的弯路,受到了不少的挫折和干扰,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1979年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以后,实行改革开放,使经济建设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墨江县人口数量为28.16万人,位列普洱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云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9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844位。

2020年3月,墨江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

2019年3月,墨江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墨江县在列。

2015年3月,墨江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到墨江县必去著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