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山东省 > 即墨区 > 大信街道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大信街道

地名: 大信街道 隶属: 即墨区
区划代码: 370215011000 代码前6位: 370215
长途区号: 0532 邮政编码: 266000
车牌代码: 鲁B 行政级别: 街道
辖区面积: 42平方公里
区划代码 级别 简介
钟家街村 370215011237
钟家街村村庄由来 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详 细]
赵家街村 370215011236
赵家街村村庄由来 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详 细]
赵家村 370215011266
赵家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时(1403-1424),赵氏迁至长直流浩河对岸立村,称赵家村。后赵姓无,宋姓、邱姓繁衍,村名沿用。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948亩。2006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为57...[详 细]
展家屯村 370215011253
展家屯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时(1403-1424),浮山所派展姓来此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展家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村中小板桥改建为...[详 细]
张戈庄一里村 370215011271
张戈庄一里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永乐以来,梁姓迁至张戈庄南1.5公里处立村,称梁家疃,对外亦称张戈庄。至清顺治时(1644-1661),孙姓迁来此村。1946年,划为张戈庄一里。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详 细]
张戈庄四里村 370215011273
张戈庄四里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以来,张戈庄待清河西先后形成了张家街、王家街、吕家街,均属于张戈庄的区段,特称张戈庄河西。1946年划为张戈庄四里。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293亩。2006年,全村共...[详 细]
张戈庄三里村 370215011272
张戈庄三里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以来,李姓迁至张戈庄西南0.5公里处建村,称李家疃。后李姓绝,赵姓旺盛,改称赵家疃,对外称张戈庄。1946年,划为张戈庄三里。村南有龙山文化遗存。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详 细]
张戈庄六里村 370215011274
张戈庄六里村村庄由来 在长直南5公里,流浩河支流待清河东岸。此村为明福海乡清泉社的中心,各张戈庄中之最先形成者,其建村年代应很久远,或系以姓氏名村,但来历已不可考。据传,自明永乐时(1403-142...[详 细]
袁家屯村 370215011258
袁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2.6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袁金、袁银兄弟率军驻此地,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鹚老鸟屯。鹚老又名秃鹰。此屯西南有一水泊,其中有鹚老栖息,屯名因此而...[详 细]
尹家村 370215011265
尹家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时(1403-1424),宋姓傍长直村西端立村,称宋家村。后宋姓绝,尹姓繁衍,改称尹家村。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049亩。2006年,全村共有190户,总人口为620人,其...[详 细]
衣家屯村 370215011
衣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偏北2.5公里处。清乾隆时(1736~1795),衣永宏由鳌山卫迁此地立村。因此地原是屯区,衣氏原系军户,故称衣家屯。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447亩。2006年,全村共...[详 细]
杨家庄村 370215011257
杨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4.4公里处。此村原名草庄。据传:明前,宋、王两姓即世居于此。明永乐时,杨姓迁于此村。后杨姓人丁日藩,甲于全村,逐渐改称杨家疃。同治《即墨县志》及《即墨县乡土志》均标此村...[详 细]
杨家村 370215011269
杨家村村庄由来 在长直东北1公里,流浩河北岸。明永乐时(1403-1424),张氏迁来此地立村,称张家村。明宣德时(1426-1435),杨氏迁来。至万历年间(1573-1619),因杨氏财大势盛,...[详 细]
西孙唐庄村 370215011246
西孙唐庄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南2.5公里处。据传:此村原名唐家庄。明初,楼子疃孙氏迁来,因唐姓日以萧条,改称孙唐庄。明末,历城孙氏迁来。《即墨县乡土志》标有孙唐庄。今此村分为东孙唐庄、西孙唐庄、南...[详 细]
小范戈庄村 370215011275
小范戈庄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成化时(1465-1487),刘姓迁至范戈庄南1公里处立村,称小范戈庄。村周围有生物化石区。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300亩。2006年,全村...[详 细]
小店村 370215011270
小店村村庄由来 在长直东北2公里,流浩河南岸。明永乐十二年(1414),任、龙、田等姓七户迁来此地。当时往来莱州、即墨间,沿驿路经长直迂回较大,因此轻装行人多取捷径经由此村。此村居民多兼营小店,因以...[详 细]
王家街村 370215011235
王家街村村庄由来 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详 细]
王家疃村 370215011251
王家疃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偏北3.4公里才。据传:此村原名陈家庄,建村历史颇久。明永乐二十年(1422),王氏八世祖自鳌山卫迁居此庄,经世历代,备受陈姓排挤。一日,陈姓挖沟排水,掘毁王姓耕地,挑起...[详 细]
桃杭村 370215011239
桃杭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东南2公里处。据传:明末,王、胡、阎、邵四姓先后由田村、流亭洼、桃林、果园等地逃荒至此立村,称逃荒村。后谐音改称桃杭。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784...[详 细]
唐李屯村 370215011249
唐李屯村村庄由来 唐家屯和李家屯合并而成。唐家屯在下普东之西2.5公里处。李家屯在唐家屯东0.3公里处。据传:明末,唐姓、李姓迁来此地。因处军屯区,各以姓氏加“屯”字名村。清乾隆《即墨县志》载,李家...[详 细]
抬头一村 370215011259
抬头一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详 细]
抬头四村 370215011262
抬头四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详 细]
抬头三村 370215011261
抬头三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详 细]
抬头二村 370215011260
抬头二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偏西4公里处。据《李氏族谱》载:明永乐四年(1404),丁、王、李三家迁来此地定居,因地临一台状高地,定村名为台头,后演变为抬头,含有旧社会农民向往自由幸福的意愿。同治《...[详 细]
宋家庄村 370215011267
宋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长直东北1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宋姓来此地立村,称宋家庄。《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461亩。2006年,全村共有98户,总人口为...[详 细]
任家屯村 370215011238
任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东侧南3.4公里处。南部原为任家屯,北部原为堠南屯,都是明初浮山所所设的军屯。任家屯因军户多任姓得名。清雍正十二年(1734),任家屯和堠南屯并入即墨县福海乡清泉社。此后两...[详 细]
曲家屯村 370215011250
曲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3.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谢、温、毕、李、江等姓来此立村,取吉祥嘉言,定村名为兴隆疃。建国前,此村尚存有光绪初年为纪念庙宇落成而铸的大钟,钟上铸...[详 细]
前进村 370215011279
前进村村庄由来 是前王家庄、后王家庄、蛇埠头、杜家庄、岔河、小油坊6个村合并而成。前王家庄在长直西北1.6公里处。据传:明永乐十二年(1414),王氏兄弟迁来此地立村,称王家庄。后发展为两村,在南者...[详 细]
普西村 370215011233
普西村村庄由来 清乾隆《即墨县志》载:普东屯是大嵩卫所领二十九屯之一,是明初驻军屯垦之区。当系因靠近普东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普东屯并入普-后,逐渐改称下普东。传说中明永乐时,从云南迁...[详 细]
普东村 370215011234
普东村村庄由来 清乾隆《即墨县志》载:普东屯是大嵩卫所领二十九屯之一,是明初驻军屯垦之区。当系因靠近普东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普东屯并入普-后,逐渐改称下普东。传说中明永乐时,从云南迁...[详 细]
潘家屯村 370215011254
潘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偏北4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鳌山卫派百户潘升率军在此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潘家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政区人口 全...[详 细]
南孙唐庄村 370215011245
南孙唐庄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南2.5公里处。据传:此村原名唐家庄。明初,楼子疃孙氏迁来,因唐姓日以萧条,改称孙唐庄。明末,历城孙氏迁来。《即墨县乡土志》标有孙唐庄。今此村分为东孙唐庄、西孙唐庄、南...[详 细]
梁家荒村 370215011241
梁家荒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东南5公里处。据传:此地本是梁家疃(今长直乡张戈庄一里村)梁家的牧场,场中有一井。 清康熙时(1662-1722),张姓来此临井立村,取名梁家荒。《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详 细]
姜家村 370215011268
姜家村村庄由来 在长直东北1.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姜姓来此地立村,称姜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675亩。2006年,全村共有212户,总人口为6...[详 细]
侯家屯村 370215011242
侯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以东偏北4公里处,原民堠北屯。明初,浮山所在此设屯垦种,以供军需。堠,是堆筑或自然形成用以瞭望敌情或标志里程的高地。此屯因位于一堠之北而得名。明万历时(1573~1619)...[详 细]
洪沟村 370215011243
洪沟村村庄由来 是南洪沟、北洪沟合并而成。北洪沟在下普东南1.2公里处。据传:明天启时(1621-1627),蔡、苟、董等姓在此佃种黄姓的土地,故称黄家庄子。后土地为孙、刘、宋等姓购得,因桃源河上游...[详 细]
葛埠村 370215011247
葛埠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北1.5公里才。明万历《即墨志》载,葛埠社属福海乡。葛埠村,明代即以之为社名,证明其历史古老。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孙、关两姓由云南迁来定居,因村西有一葛类...[详 细]
傅家屯村 370215011240
傅家屯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东南4.8公里处。明初,大嵩卫在此设屯垦种,以供军需,因军户多傅姓,故称傅家屯。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978亩。2006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为601人,其中劳动力...[详 细]
法券桥村 370215011252
法券桥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时(1403-1424),浮山所派展姓来此设屯垦荒,以供均需。此屯垦区称展家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划归即墨县福海乡葛埠社。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村中小板桥改建为...[详 细]
范西村 370215011278
范西村村庄由来 是从大范戈庄村分出来的。大范戈庄在长直西2.5公里,流浩河南岸。村北河岸有温泉,水温而甘冽,冬月不冻,旱天不涸。近经疏浚,以供饮用和灌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刘安国为温水...[详 细]
范东村 370215011277
范东村村庄由来 是从大范戈庄村分出来的。大范戈庄在长直西2.5公里,流浩河南岸。村北河岸有温泉,水温而甘冽,冬月不冻,旱天不涸。近经疏浚,以供饮用和灌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刘安国为温水...[详 细]
东孙唐庄村 370215011244
东孙唐庄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西南2.5公里处。据传:此村原名唐家庄。明初,楼子疃孙氏迁来,因唐姓日以萧条,改称孙唐庄。明末,历城孙氏迁来。《即墨县乡土志》标有孙唐庄。今此村分为东孙唐庄、西孙唐庄、南...[详 细]
道口东村 370215011276
道口东村村庄由来 是从大范戈庄村分出来的。大范戈庄在长直西2.5公里,流浩河南岸。村北河岸有温泉,水温而甘冽,冬月不冻,旱天不涸。近经疏浚,以供饮用和灌溉。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刘安国为温...[详 细]
长直村 370215011264
长直村村庄由来 在即墨县城西北13公里,流浩河南岸。明万历《莱州府志》载:灵山乡有长直社。长直集是即墨十三乡集之一。故长直之建村应很久远。《中国地名大词典》列有《长直》专条。据传:长直村曾东西迤逦八...[详 细]
常家街村 370215011232
常家街村村庄由来 明万历《即墨志》载:普-属福海乡。普东村是普-社名的本源,应系明前建村。明永乐时(1403-1424),常、宋、连、钟四姓相继迁于此地。自普东屯改称下普东后,此村逐渐改称上普东。上...[详 细]
草场村 370215011255
草场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偏东3.4公里处。明初,大嵩卫在此设屯垦荒,以供军需。当时久经战乱之余,此处是一片荒草,故称草场屯。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大嵩卫,草场划归即墨县福海乡清泉社。此后,村...[详 细]
八宝庄村 370215011256
八宝庄村村庄由来 在下普东北偏东3.4公里处。据《张氏族谱》载:明嘉靖时(1522-1566),张氏由草庄迁来定居,建村伊始,村名未定,遇知县过此,众请命名,适值八鸨落地,故得名八鸨(宝)庄。清同治...[详 细]
仲戈庄村 370215011208
仲戈庄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南偏西3.7公里,洪江河西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仲姓来此立村,称仲哥庄。明永乐时(1403~1424)邱姓迁来。仲姓无后,邱氏昌盛,村名未改。《即墨县乡...[详 细]
赵家疃村 370215011227
赵家疃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4公里,洪江河东岸,即城至七级的公路南侧。明永乐时(1403~1424),赵姓来此立村,称赵家疃。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605亩。2006年,全村共有219户,总人口...[详 细]
新胜村 370215011204
新胜庄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南偏东4.3公里,青沙公路南侧。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辛姓来此立村,称辛庄。今无辛姓,宋姓、孙姓最多。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新胜。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详 细]
新花园村 370215011226
新花园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3.4公里,洪江河西岸。明永乐时(1403~1424),邴姓来此立村,称邴家疃。后邴姓迁出,因胶州赵姓在此地拥有庄园、花园,改村名为花园。今此村姜姓最多。《即墨县乡土志...[详 细]
新傅庄村 370215011215
新傅庄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北偏西0.8公里,刁村岭东麓。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傅姓来此地立村,称傅家庄。因位于信村集之后,又称集后。《即墨县乡土志》标作傅家。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详 细]
小信村 370215011214
小信村村庄由来 明初,浮山所在信村南偏西约1.5公里处设屯垦种,以供均需,称信村屯。此时迁来的孙姓、于姓当均是军户。清雍正十二年(1734)撤屯后,改称南信村、小信村。 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7...[详 细]
小金家村 370215011210
小金家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李姓、冯姓迁来洪江河西岸,北距大信村2.6公里处建村,称李冯庄。以后原住河南洛阳的金姓,自崂山金家岭迁来李冯庄,其后代兴旺发达,成为村中主姓,...[详 细]
小范家村 370215011221
小范家村村庄由来 明嘉靖末年,范氏一支又自范家向东南迁至洪江河西岸定居,相距曰0.75公里,称小范家。《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324亩。2006年,全村共有209户,总人口...[详 细]
小丁家村 370215011209
小丁家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永乐时,有丁姓来此定居建村,因村落较小,称小丁家村。大约在1644至1700年之间,有赵姓自山东省青州迁来该村落户,后又有石姓、宋姓相继定居于此。该村现有赵、石、宋、王、徐...[详 细]
司家疃一村 370215011223
司家疃一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3.2公里,洪江河西岸。明永乐二年(1404),司姓迁来此地立村,称司家疃。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后分为三个村,为司家疃一村、司家疃二村、司家疃三村。政区人口 全...[详 细]
司家疃三村 370215011225
司家疃三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3.2公里,洪江河西岸。明永乐二年(1404),司姓迁来此地立村,称司家疃。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后分为三个村,为司家疃一村、司家疃二村、司家疃三村。政区人口 全...[详 细]
司家疃二村 370215011224
司家疃二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3.2公里,洪江河西岸。明永乐二年(1404),司姓迁来此地立村,称司家疃。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后分为三个村,为司家疃一村、司家疃二村、司家疃三村。政区人口 全...[详 细]
石崮埠村 370215011217
石崮埠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北3.4公里。明永乐时(1403~1424),蓝姓迁此地定居,因地势较高,村后多石崮,名村为石崮埠。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898亩。2006年,...[详 细]
青钢农场生活区 370215011500
青钢农场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北3公里处,系青岛钢厂于1978年成立的职工家属农场。耕地由金家公社划给,都是农业户口,现系大信村乡的一个行政村。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298亩。2006年,全村共有1...[详 细]
乔家村 370215011200
乔家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永乐二年(1404),乔姓在大信村东洪江河西岸立村,称乔家。今此村乔姓已绝,李姓、王姓占大多数。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687亩。2006年,全村共有274户,总人口为987...[详 细]
碾子头村 370215011213
碾子头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南1公里,洪江河西岸。据《孙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孙姓由云南迁居此地。因村西有旧碾一盘,名村为碾子头。《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47...[详 细]
南王家庄村 370215011222
南王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偏北2.8公里,金家水库东岸。明永乐二年(1404),王姓来此定居,称王家庄。1958年因与同公社北王家庄区别,改称南王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作王家庄。政区人口 该村...[详 细]
南翟家疃村 370215011229
南翟家疃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4.2公里,洪江河西岸。明永乐时(1403~1424),翟姓来此地立村,称翟家疃。明末,翟姓绝而王姓繁衍,村名仍沿用。《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后分成两个村,按方位为...[详 细]
李家韩洼村 370215011205
李家韩洼村村庄由来 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李姓在韩洼村西立村,因与韩洼靠近,地貌相同,称李家韩洼。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46亩。2006年,全村共有84户,总人口为301人,其中...[详 细]
李家疃村 370215011228
李家疃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4公里,洪江河西岸。明嘉靖时(1522~1566),李姓迁此地立村,称李家疃。后李姓无后,孙姓占多数,村名仍旧称李家疃。清同治《即墨县志》标作李家庄。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详 细]
碓臼泊村 370215011216
碓臼泊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北2公里。据《高氏族谱》载:明永乐时(1403~1424),高氏从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地势低洼,村西有两块岩石上下相迭,形似碓臼,取名泊。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详 细]
郝家庄村 370215011212
郝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南1.6公里,洪江河东岸。据传:明万历时(1573~1619),郝姓来此地定居,称郝家庄。后已无郝姓,刘姓昌盛,村名未变。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详 细]
韩家韩洼村 370215011206
韩家韩洼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南3.9公里,洪江河东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韩姓由云南迁至此地立村,因地势低洼,故称韩洼。自孙家韩洼(今属崂山区)、李家韩洼相继形成后,改称韩家韩洼。...[详 细]
官路村 370215011202
官路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1.7公里,洪江河南岸。明永乐时(1403~1424),刘姓来此地立村,因靠近即墨至胶州的驿路,名村为官路,又名刘家疃。同治《即墨县志》标作官路。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详 细]
宫家村 370215011203
宫家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1.2公里处。清乾隆时(1736~1795),大韩村宫姓迁来此地居住,称宫家。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518亩。2006年,全村共有178户,总人口为649人,其中劳动力...[详 细]
高家洼村 370215011218
高家洼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北3.6公里。明永乐后期,高姓自碓臼泊来此立村。村西是洼地,故名高家洼。今此村张姓最多。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700亩。2006年,全村共有14...[详 细]
大信村 370215011201
大信村村庄由来 在县城西12.5公里处,是大信村乡政府驻地。阴历四、九逢集。原名刁村,《古今地名大词典》有《刁村》专条。当系由姓氏命村,具体年代待考。后因刁姓已绝而改称信村。明万历《即墨志》载:信村...[详 细]
大金家村 370215011211
大金家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南偏东2公里,洪江河东岸。据传:明天启时(1621~1627),金姓由平度麻兰迁来此地建村,名村为金家。小金家形成后,改称大金家。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027亩。200...[详 细]
大范家村 370215011219
大范家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1.4公里。据传:明嘉靖时(1522~1566),范姓来此立村,称范家。小范家形成后,改称大范家。《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032亩。2006...[详 细]
陈家村 370215011207
陈家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南3.5公里,洪江河东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陈氏兄弟三人由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人少村小,名村为小陈家。近年陈家。《即墨县乡土志》及1969年出版的《即墨...[详 细]
北王家庄村 370215011231
北王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4.8公里,洪江河东岸。明宣德时(1426~1436),王姓来地处定居,称王家庄。1958年成立金家人民公社时,同一公社有两个王家庄,此村在北,改称北王家庄。同治《即...[详 细]
北翟家疃村 370215011230
北翟家疃村村庄由来 在大信村东北4.2公里,洪江河西岸。明永乐时(1403~1424),翟姓来此地立村,称翟家疃。明末,翟姓绝而王姓繁衍,村名仍沿用。《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后分成两个村,按方位为...[详 细]

大信镇地处青岛市近郊,与城阳区接触,位于即墨城以西10公里,全镇32个行政村,2.8万人口,总面积42平方公里。该镇距青岛市中心4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12公里、青岛港30公里,距即墨火车站仅3公里,毗邻青黄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横穿镇南部,两个立交桥出口均在本镇辖区,与镇内主要道路相接,是山东半岛与我国北方内陆省市资源配置的黄金通道,省级兰鳌公路贯穿镇中心,是烟台、威海等市连接山东西部及有关省市的主要道路。

截止到10月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同比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6%,完成年计划的100%;实际利用内资4.7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年计划的108%;实现镇级财政收入4200万元,同比增长22%,完成计划的88.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0月,我镇新登记民营企业142家、个体工商户91家,分别是去年全年新登记数的3倍和2倍。这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大信镇的个体民营经济在历经多年的积淀之后,正呈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大信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大信街道榜上有名。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信街道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