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地名分享> 山东省 > 即墨区 > 鳌山卫街道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

地名: 鳌山卫街道 隶属: 即墨区
区划代码: 370215007000 代码前6位: 370215
长途区号: 0532 邮政编码: 266000
车牌代码: 鲁B 行政级别: 街道
辖区面积: 101平方公里
区划代码 级别 简介
于家沟村 370215007218
于家沟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4.5公里,小岛湾北岸。据传:清乾隆时(1736~1795),于姓由崂山王戈庄浦里迁来此地立村,因地处山沟中,称于家沟。同治《即墨县志》标作于家岭。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详 细]
院上村 370215007260
院上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东南3.8公里处,据《刘氏族谱》载:刘氏“始祖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由云南乌沙卫迁至墨邑松院,睹山明水秀,景物一新,前屏崂峰,左临海滨,右处沃壤,大慰生平。乃置田产,...[详 细]
姚家庄村 370215007240
姚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南3.4公里处。据《姚氏族谱》载:明永乐时(1403~1424),姚氏由鳌山卫迁来此地,称姚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村东有东周墓群。此村是和平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详 细]
杨家岭村 370215007210
杨家岭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偏南2公里,鳌山湾西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杨姓来此地立村。因地处丘岭,取村名杨家岭。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315亩。200...[详 细]
西上庄村 370215007261
西上庄村村庄由来 1403—1424年(永乐年间),郭、张两姓先后迁此地定居,村处山麓,较以东各村为高,故称上庄。东上庄形成后,改为西上庄。政区人口 西上庄村南接风光秀丽的崂山,东邻黄海之滨,自然环境...[详 细]
西绕山河村 370215007209
西绕山河村村庄由来 据《刘氏族谱》记载,1404年(永乐年间),刘氏始祖自云南迁来,初居鳌山卫南门里,后来移居西绕山河。为刘氏一世祖。其村西北祖茔中柞树林曾经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最大的要四人合抱。19...[详 细]
新王庄村 370215007244
新王庄村村庄由来 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王姓从云南迁此立村,称王家庄。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为新王庄村。政区人口 新王庄村地处黄海之滨,尼姑山下,位于鳌山卫...[详 细]
新桥村 370215007233
新桥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北4.5公里,乌鸦山与姚家山间。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韩姓由浦里迁来此地定居,因村西河上有一石桥(系一王姓寡妇捐筑),遂称村名为大桥。1980你地名普查时,...[详 细]
新民村 370215007239
新民村村庄由来 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黄姓从云南迁此立村,称黄哥庄村。后周、卢、唐三姓相继迁此居住。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建国后改为新民村。政权人口 新民村在鳌山以南,距鳌山卫镇政府...[详 细]
新河庄村 370215007231
新河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北偏西3.5公里,大任河北岸。据传:明初,于姓由文登大水泊迁至大任河边龙王庙以西定居,称庙子西村。后因河水泛滥,村庄全部冲没,在高处重新建立村庄,称新庄,后演变为辛庄。同治...[详 细]
星石庄村 370215007226
星石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北2.5公里,鳌山湾西岸。明洪武时(1368~1398),于姓由七沟迁此地。因村南有块青石,传系陨石,取村名星石庄,后演变为松树庄。同治《即墨县志》标作松树庄。1980年地...[详 细]
西里村 370215007200
西里村村庄由来 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此筑城设卫,命名为鳌山卫。以防御倭寇,保卫海疆。该村三面环海,为出入鳌山卫的西门户。政区人口 西里村地处黄海之滨,是鳌山卫镇的...[详 细]
下庄子村 370215007259
下庄子村村庄由来 在院上南0.6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于姓即在此给朱家看茔而定居。因此村土地多属院上刘姓所有,称庄子。因地势较院上低,又称下庄子。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21...[详 细]
小管岛村 370215007246
小管岛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镇东南海中小管岛上。清代,冯家河冯姓和盘龙庄顾姓迁来岛上定居。以岛名村名。政区人口 2006年,全村共有26户,总人口为6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7人。经济发展 2006...[详 细]
向阳庄村 370215007217
向阳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6公里,鳌山湾西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苗氏由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位于高山东麓,称山东头村。同治《即墨县志》标作山东头。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向...[详 细]
孙家白庙村 370215007252
孙家白庙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南1公里处,南东两面临大任河。据传:清乾隆时(1736~1795),孙氏由即墨城北枣行迁至此地立村。因地处两白庙村之间,称孙家白庙。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926亩。2...[详 细]
水场村 370215007254
水场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西南3公里山地中。清乾隆时(1736~1795),西水场(今属龙山街道)刘姓一支从山西坡至山东坡定居,称东水场。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59亩。2006年,全村共有55户...[详 细]
水泊村 370215007228
水泊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北偏东5公里,温泉河西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张姓从云南迁鳌山卫,永乐时(1403~1424),又自鳌山卫迁来此地。因地近水泊,故名。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详 细]
神汤沟村 370215007211
神汤沟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偏南3公里,鳌山湾西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冯姓兄弟2人由云南迁来此地,兄定居于此。村南山下有一深沟,沟中有涌泉,其水色白、温暖,翻腾作响,宛如沸汤,故...[详 细]
射箭口村 370215007247
射箭口村村庄由来 据传,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刘姓来此立村,因地临射箭口而得名。同治版《即墨县志》标作“石尖口”,《即墨乡土志》标作“石尖疃”。即墨县地名志释为:“射箭”名由“石涧”演变...[详 细]
山大路社区 370215007001 社区
山大路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15007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215。邮政编码为26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详 细]
青岗岭村 370215007256
青岗岭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南偏西4公里处。清嘉庆时(1796~1820),院上刘姓一支迁此地立村。因地处松柏成林、长年青翠的青冈岭上,因以为村名。《即墨县乡土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详 细]
七沟一村 370215007212
七沟一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偏南4公里,鳌山湾西岸。明洪武时(1368~1398),于姓从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地处丘岭,村周山沟纵横纷岐,称七沟。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61年12月,七沟生产...[详 细]
七沟三村 370215007214
七沟三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偏南4公里,鳌山湾西岸。明洪武时(1368~1398),于姓从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地处丘岭,村周山沟纵横纷岐,称七沟。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61年12月,七沟生产...[详 细]
七沟二村 370215007213
七沟二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偏南4公里,鳌山湾西岸。明洪武时(1368~1398),于姓从云南迁来此地立村。因地处丘岭,村周山沟纵横纷岐,称七沟。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61年12月,七沟生产...[详 细]
前马连沟村 370215007216
前马连沟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4.5公里,鳌山湾西岸。明洪武时(1368~1398),苗姓由云南迁来。此地有一条两岸马蔺(亦称马莲)丛生的山沟,称马蔺沟,因以为村名。或云此沟原有鳌山卫朱指挥的马栏...[详 细]
盘龙庄村 370215007221
盘龙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3.5公里,小岛湾北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鳌山卫-陈姓在此地建立庄园。因村东小山形似盘龙,取名盘龙庄。《即墨县乡土志》标作盘龙庄及下海崖两个村名,今...[详 细]
南选村 370215007204
南选村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此筑城置卫,防御倭寇,保卫海疆,命名为鳌山卫。鳌山是当时崂山的别称,设卫近崂山,控制崂山险要之区,故名。一说城区内曾有一小山,...[详 细]
南邱家白庙村 370215007253
南邱家白庙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南偏西1.5公里,大任河西岸。据《邱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邱氏由云南乌沙卫迁至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永乐五年,再迁来此,临近白马庙建二村,均称邱家白庙。民国...[详 细]
南里村 370215007203
南里村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此筑城置卫,防御倭寇,保卫海疆,命名为鳌山卫。鳌山是当时崂山的别称,设卫近崂山,控制崂山险要之区,故名。一说城区内曾有一小山,...[详 细]
南泊子村 370215007206
南泊子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南1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李姓自云南迁来。因南部近海地势较低,洼处积水成泊,取名泊子村。后因与北泊子区别改称南泊子,又称卫南滩。同治《即墨县志》标作...[详 细]
马山前村 370215007238
马山前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南5.2公里,烟台滩西岸。据《白梅安梁四氏合谱》载:“始祖兄弟四人世居漠北。明英宗北巡,(四人)以五百人送还京师。因护驾有功,赐姓曰白、梅、安、梁;赐名曰白京世、梅克贞、...[详 细]
马家沟村 370215007257
马家沟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南4.2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陈姓由云南迁此地定居,沿山沟立村,故称沿沟。后因马姓增多,改称马家沟。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228亩。2006年,...[详 细]
马家白庙村 370215007250
马家白庙村村庄由来 据传:马家白庙原称朱家庄,系明末朱姓所建。清初,马姓由崂山附近迁来。因地处姜家白庙东北仅0.5公里,称马家白庙。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489亩。2006年,全村共有189户,总...[详 细]
廉家庄村 370215007222
廉家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南偏东3公里处。明洪武时(1368~1398),鳌山卫指挥佥事廉高在此地建立庄园,称廉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320亩。2006年,全村共有...[详 细]
金家旺村 370215007241
金家旺村 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南5.5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周姓从云南迁来鹤山之北立村,故名鹤阴庄。又因地处山谷中,以吉祥嘉言加地形特征,名村为金家汪,后演变为金家旺。同治《即墨...[详 细]
鳌角石村 370215007236
鳌角石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偏北4.5公里,大任河南岸。据《李氏族谱》载:明初,李氏由云南迁于鳌角石村。明人周如锦《鳌山考》:“天柱之下,有片石甚奇,如鏊而有三脚,俗呼鏊角石。”村名即因此村靠近此石...[详 细]
姜家白庙村 370215007251
姜家白庙村庄由来 据姜氏谱载,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姜氏四兄弟由莒州迁此此地定居建村。因村有白马庙,故取名姜家白庙。政区人口 该村位于大任河西岸,四面环山,风景优美。距崂山区7公里,东距...[详 细]
后寨村 370215007230
后寨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北偏西4公里,四舍山东南麓。明永乐时(1403~1424),于氏一支由七沟迁来此地定居。因地处鳌山卫之北,称后寨。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975亩。...[详 细]
后马连沟村 370215007215
后马连沟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4.5公里,鳌山湾西岸。明洪武时(1368~1398),苗姓由云南迁来。此地有一条两岸马蔺(亦称马莲)丛生的山沟,称马蔺沟,因以为村名。或云此沟原有鳌山卫朱指挥的马栏...[详 细]
红星村 370215007255
红星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南偏西3.25公里处。清道光时(1821~1850),王氏由今崂山县登瀛村迁至此地立村。因地处狗石屋村东南方山谷中,名村为东南汪,演变为东南旺。1956年与太平冈、狗石屋等...[详 细]
河崖村 370215007227
河崖村村庄由来 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于姓从云南迁来七沟村居住,后又从七沟村迁到现在的河崖村定居,后寨、新河庄村的部分百姓也陆续迁来该村定居。政区人口 该村位于鳌山卫镇政府驻地以北2公里...[详 细]
顾家庄村 370215007224
顾家庄村村庄由来 明中叶,顾家庄顾姓一支迁至村西南约0.25公里处定居,称西小庄,又称西顾家庄。原顾家庄改称凤凰庄后,此村遂直称顾家庄,因地势较凤凰庄低,又称小庄。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239亩。...[详 细]
官场村 370215007207
官场村村庄由来 1368—1391年(明洪武年间),朱姓从江南和州寒山县迁至此地定居,后又搬至鳌山卫城南,起名淑园庄村,后来改为官场村。政区人口 该村距鳌山卫镇政府驻地1华里,南离黄海湾1公里,村西路...[详 细]
公母石村 370215007242
公母石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南4公里处。明永乐时(1403~1424),周姓从云南迁来此地。村西山上有双石矗立,一似老妪,一似老翁,称公母石。因此以石名村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86亩。200...[详 细]
高袁庄村 370215007237
高袁庄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偏北2.5公里,鳌蓝公路北侧。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高姓迁来此地立村,称高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此村袁姓较多,更名为高袁...[详 细]
高山里村 370215007220
高山里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3.5公里,高山西麓。据传:明末,鳌山卫-陈姓之后迁来此地立村。因地势取名山里村。同治《即墨县志》标作山厘。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高山里。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详 细]
高戈庄村 370215007234
高戈庄村 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北5公里,乌鸦山西麓。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鳌山卫杨指挥在此地建立家园。杜姓、林姓相继迁来。因地势高亢,取村名为高戈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详 细]
冯家河村 370215007219
冯家河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4.5公里,小岛湾北岸。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冯姓兄弟二人由云南迁来,弟定居于高山之南,因地临小河,取村名冯加河。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详 细]
凤凰岭村 370215007223
凤凰岭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南偏东2.5公里处。明初,顾姓先人自河北来鳌山卫任指挥,在此地建立家园,称顾家庄。西顾家庄形成后,此村因地势高简称上庄。民国时,因北临凤凰山,改称凤凰庄。1980年地名普查...[详 细]
垛石村 370215007243
垛石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偏南3.5公里处。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孙姓由云南迁鳌山卫,其一支又迁来此地看山定居。因村西小山顶上岩石堆集成垛状,取村名为垛石。《即墨县乡土志》标作垛石子...[详 细]
东上庄村 370215007262
东上庄村村庄由来 1406—1410年(永乐年间),王姓、黄姓先后迁徙于此建村,称东上庄村。另据《崂山志》载:此村原为明代黄氏的上庄别墅,后成为村落,称上庄村。政区人口 该村坐落于黄海之滨、鳌山小关岛...[详 细]
东绕山河村 370215007208
东绕山河村村庄由来 据姚氏族谱记载,1368—1398年(明太祖洪武年间),明太祖起兵滁州,姚姓始祖阿关、阿三兄弟二人随驾效力15年,后阿关-为山东镇抚司镇抚都指挥使,授武略从三品衔,弟阿三封为左护卫...[详 细]
东邱家白庙村 370215007249
东邱家白庙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东偏北0.75公里,大任河北岸。据《邱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邱氏由云南乌沙卫迁至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永乐五年,再迁来此,临近白马庙建二村,均称邱家白庙。民...[详 细]
东里村 370215007205
东里村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此筑城置卫,防御倭寇,保卫海疆,命名为鳌山卫。鳌山是当时崂山的别称,设卫近崂山,控制崂山险要之区,故名。一说城区内曾有一小山,...[详 细]
大汪村 370215007248
大汪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北偏西1.8公里处。据传:清道光时(1821~1850),射箭口于姓迁至此地立村,因地临山间集水深广处,名村为大汪。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18亩。2006年,全村共有4...[详 细]
大任观村 370215007235
大任观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西偏北3.5公里,大任河北岸。据传:明初,卢姓来此地立村,以村西庙宇大尹观名村。同治《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标有大尹(村),村西标有大尹观(庙宇),后演变为大任观。政区人口...[详 细]
大任村 370215007232
大任村村庄概况 1404年(明永乐二年),尹氏、刘氏(伯城)表兄弟俩,由云南乌沙卫大槐树迁来此地为村,称大任疃,系以姓名村,后演变为大任。大任村地处黄海之滨,位于即墨市东20公里,鳌山卫镇北3.5公里...[详 细]
大龙嘴村 370215007258
大龙嘴村村庄由来 在姜家白庙南偏东4.5公里处。据《胡氏族谱》载:明永乐时(1403~1424),胡姓由柳沟村迁至此地立村,因处山沟西岸,取名沟西崖村。因豹山自北逶迤而来,在此村后耸然突出,于清咸丰...[详 细]
港中旅社区 370215007002 社区
港中旅社区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215007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215。邮政编码为26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详 细]
沪沱村 370215007225
滹沱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东南2.5公里,高山西北麓。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衣姓由云南迁来定居。衣家贫如洗,一担挑篓,两个幼儿,凭借一株枯桃,搭茅屋蔽身。因此得枯桃村名。后雅化为滹沱。...[详 细]
场元村 370215007229
场元村村庄由来 在鳌山卫北3.5公里,大任河北岸。明永乐时(1403~1424),于氏一支由北沟迁来此地立村,因村址在原场园地上,故称场园。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420亩...[详 细]
北里村 370215007202
北里村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魏国公徐辉祖派指挥佥事廉高在此筑城置卫,防御倭寇,保卫海疆,命名为鳌山卫。鳌山是当时崂山的别称,设卫近崂山,控制崂山险要之区,故名。一说城区内曾有一小山,...[详 细]
北泊子村 370215007201
北泊子村村庄由来 据《林氏族谱》载,崂山王戈庄村林氏来自福建,明朝初年,其一支迁岙山卫后立村,称后卫,又因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泊,称泊子。为了与南泊子村相区别故称北泊子。同治《即墨县志》标作后卫,《即...[详 细]

鳌山卫镇位于即墨市东隅,镇机关驻地距即墨市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东濒黄海,南与青岛市崂山区接壤,西与留村镇交界,北与温泉镇相邻。 总面积为101平方公里。2000年全镇总人口5.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8‰。

沿革 鳌山卫镇在元代以前是一个依山傍海的村落,因村内有一小山形似“鳌”而称鳌山。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政府派指挥佥事廉高在鳌山筑城设防。明建文四年(1402年),设鳌山卫,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鳌山卫属地归并即墨县。民国时期为即墨县第二区。1945年即东县人民政府设鳌山区, 1946年8月,同汤泉区合并为汤鳌区。1949年改为即东县鳌山区,1950年改称第九区, 1955年8月又改称鳌山区。1958年成立即墨县鳌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鳌山卫镇至今。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山区,地势西高东低,东西最大距离14.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2.4公里, 总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16公顷。主要山脉有寨山、黄山、峙山、豹山、台子山、天柱山、米谷山、高山、四舍山、鹤山、马山、姚家山、乌鸦山等。 其中四舍山为即墨市最高峰,海拔326.8米。主要河流有大任河,境内流长14公里, 流域面积48.69平方公里。全镇东临黄海,海岸线长达19.8公里,有鳌山湾、崂山湾两大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其中有大管岛、小管岛、兔子岛、马儿岛、女儿岛、狮子岛、长门岩等。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 芋头、花卉、苗木、茶叶等。全镇植被面积3533公顷,覆盖率34%。全镇辖63个行政村。全镇有于、张、王、刘、尹、姚、何、焦等74个姓氏,其中于姓最多。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 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万元。 1978年为2.5亿元。200 0年为5.3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7%、27.7%、5.3%。 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73.26万元,年末社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1.3亿元。该镇的工业企业兴旺发达, 截至2000年12月底,已发展到708个,骨干企业有鳌山卫镇机械厂、青岛双星集团鳌山制帮厂、即墨市鳌山汽车保修机械厂、青岛恒丰制衣有限公司、青岛崂泉啤酒饮料有限公司、即墨市白庙锅炉辅机厂、青岛即墨市索具厂、青岛群英轻纺有限公司等。由于该镇地理位置优越,招商引资软硬环境不断优化,因而,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大批国内外客商来此投资开发。外资企业有韩国的青岛多娜发制品有限公司、日本的青岛藤华食品有限公司、西班牙的青岛前列海产品有限公司、韩国的青岛金元盛皮革有限公司等, 内资有投资40亿元的鳌海山城、投资6亿元的颐中奥林匹克村、投资3亿元的青岛麦迪绅房地产开发、投资1亿元的青岛商业网点房地产开发等项目。2001年1-8月份,全镇合同利用内资5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061亿元,对鳌山卫镇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名胜古迹

鳌山卫城初建时城墙为砖石结构,周长约2500米,高约11.6米,厚约6米。门有四,东名“镇海”,南名“安远”,西名“迎恩”,北名“维山”。后来,城东门改为“东安”,南门改为“南清”,西门改为“西泰”,北门改为“北平”。城墙外修有护城河,宽约8.3米,深约5米,引海水入河。海潮可抵东门,船只由海可直达护城河。城中建筑方正对称,街道形如棋盘,四门洞达。城内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文庙、武庙、天齐庙等建筑。城西筑有演武厅,设厅堂、点将台等。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撤鳌山卫,其属地多并入即墨县。1953年,鳌山卫城门和部分城墙拆除,随之,大部分古迹毁损。今仅存遗址。

明初于沿海驻军后,为了传递信息,于沿海高埠处遍设墩堡。属鳌山卫直领墩26处,雄崖所墩11处,浮山所墩18处。鳌山卫及所属3所之军士皆隶军籍,为军户,世袭。卫所军士守城与屯田并

重。其中,鳌山卫直领18处军屯,屯田140余顷,清初裁撤后归并即墨县的有6处,雄崖所有8处军屯归并于即墨县,屯田约59顷;浮山所领军屯25处,有9处位于即墨县境内,16处位于平度州(今青岛平度市)境内。至清初,鳌山卫及雄崖所、浮山所归于即墨县后,军士遂依其屯田、驻防处散居。其中,鳌山卫2396户、8928人,雄崖所1854户、5744人,浮山所3130户、8570人,均归并于即墨县。

-旅游资源

鳌山卫旅游区

位于即墨东陲的黄海之滨,主要由鹤山、天柱山、鳌山海水浴场、姚庆祥烈士祠、东京山风景区及有天然植物园之誉的大管岛、小管岛、长门岩等构成。

鹤山素有“崂山魂”之称。因山的东峰有一石形状似鹤而得名。也有传说,从前这里群鹤栖息,因而当地士民以鹤名山。鹤山分东、西、南三峰,面积约2平方公里,西峰最高,海拔223米。明代国子监祭酒周如砥在《鹤山正殿碑记》中盛赞道:“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最秀奇者,尤首推鹤山焉。”古人因而有“游崂山不游鹤山乃为憾”之叹。鹤山景观错落有致。自然景观主要有聚仙门、仙人路、升仙台、摸钱涧、滚龙洞、一线天、沐浴盆、玉鼓洞、造化窝、金蟾洞、道姑石、宝鼎崮、朝阳洞、开眼崮、梧桐金井、栖鹤梳羽、龟兔赛跑等。人文景观有遇真宫、松鹤斋、招鹤回鸣、水鸣天梯、鹤山晓钟、古人题诗刻石等。招鹤回鸣在遇真宫三真殿前至水鸣天梯十几平方米的范围内,游人面北而站凝神击掌,就会听到空中传来阵阵鹤鸣声,不受气候、季节、风向的影响,被称为世界之谜。从三真殿到老君殿的台阶谓之“水鸣天梯”,共有47级台阶,游客拾级而上,便会听到叮咚悦耳的流水声,令人倍觉神奇。

天柱山风景区

位于鳌山卫镇西部,南壁崂山,东与鹤山风景区毗连,挺拔陡峭,因山形若石柱而得名。远看峭岩耸立,“孤峰独上,形如华表”。山柱侧面镶嵌着灰溜溜的石崮,有的上连柱体,下端翘起,摇摇欲坠。顶部有几块巨大顽石,如削似凿,其间有一道仅能穿过的豁口,名曰“南天门”。柱体上的石罅中,长满荆棘、花草。立于峰顶,可以看到浑然一色的蓝天碧海、疏落有致的海边渔村和时隐时现的岛礁船帆,尽情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从山顶西望,还可看到不远的山丘上,有两块形似男女的奇石,男在东,西向叩首,女在西,东向作揖,彬彬有礼,似故人相会,天然造化,恰成妙景。

大管岛

位于鳌山头东南、崂山湾中,面积0.58平方公里,最高点100米。海岸线长4.45公里。大管岛生态环境和植被仍然维持着原始自然的状态。春秋季节多种候鸟在此栖息。岛的西、北两面有浅海沙滩,东、南两面多悬崖峭岩,为玲珑剔透的海蚀石。在岛东侧悬崖之上,生长着47棵树龄数百年的耐冬树,是岛上一大景观。

小管岛

位于鳌山头东南,小岛湾与崂山湾之间,距陆地最近约3公里,离鳌山港4公里,面积约0.29平方公里。“管”是竹的别称,此岛自古以来实竹丛生,因名管岛,为区别于大管岛,乃称小管岛。在西北面的码头登岛,可见岛上处处竹影婆娑,岩礁怪奇。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小管岛良好的植被,除少量耕地外,其余全被花草树木覆盖,故有“天然植物园”之誉。岛上有喜鹊、猫头鹰、斑鸠、山草鸡等数十种鸟类,春秋时节,更有珍禽白鹤在此栖息。

东京山

位于鳌山湾畔,东临黄海,总面积0.4平方公里,海拔107米。共有两座山峰,因西峰有一巨石形似鹰嘴,又名鹰嘴山。东京山之名则由神话传说而得名。有为当地迷航渔民送灯归航的传说,也有为穷苦百姓治病救人的传说,因此来此朝奉膜拜者络绎不绝。东京山的“狐仙庙”始建于百余年前,每年3次庙会,以农历正月二十日最盛,最多时游客可达5万之众。

长门岩

位于大管岛东南16公里处,由3个岛屿组成,总面积0.2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84.7米。岛上岩石因含云母,到处散发着宝石般的晶莹光泽,故又称嘉宝岛。长门岩的北岛西屿占全岛面积的70%,屿之基部为棕褐色裸露的岩壁,白色条纹把岩壁勾划成各种几何图案,宛如人工镶嵌。长门岩因为盛产耐冬而闻名。《聊斋志异》记载:东海古迹岛,有五色耐冬花,四时不凋,而岛上古无居人,人亦罕到之。这个有耐冬的岛,即是长门岩。经考证,长门岩耐冬系原生性古耐冬树群,系鸟群迁徙传播形成。据载,崂山耐冬系张三丰由该岛所移植。长门岩上耐冬繁茂异常,特大耐冬树200余株,是同纬度最大的野生山茶群落。树龄最高者约1300余岁,其树干径盈尺,形若巨伞,堪称“耐冬之王”。岛中另有一种植物,名“藤胡颓子”,渔民称为“海枣”,属常绿灌木,与耐冬紧邻傍生。海枣树8月开花结果,翌年4月果实成熟。在耐冬盛开时节,杂以累累青果,颇为奇丽。

-强镇由来

鳌山卫镇地处黄海之滨,为海防前沿阵地,自古为军事要地。1978年以来,鳌山卫镇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文教体卫等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村镇建设先进乡镇、山东省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山东省体育工作先进乡镇,青岛市文明乡镇、青岛市先进乡镇党委、青岛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青岛市重点镇、青岛市水产生产先进乡镇,即墨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先进单位、即墨市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先进乡镇。在即墨市1999年度两个文明建设考核中有16项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从1996年至2000年连续5年被即墨市评为先进镇党委。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鳌山卫街道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