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
![]()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长沙县 | 430121000000 | 1756km2 |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总面积1997平方千米。总人口74万人(2008年)。县人民0驻星沙镇,邮编:410100。代码:430121。区号:0731。拼音:Changsha Xian。长沙县...[详 细]
|
开福区 | 430105000000 | 189km2 |
开福地处长沙北部,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余人,辖2区2园1局1中心(金霞经济开发区、开福高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洪山管理局、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和16个街道。开福...[详 细]
|
宁乡市 | 430182000000 | 2912km2 |
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隶属湖南省会长沙,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辖35个乡镇,384个村,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2万。 宁乡,地处湘中东北部、湖南“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长沙通往...[详 细]
|
芙蓉区 | 430102000000 | 43km2 |
芙蓉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省、市首脑机关汇集于此, 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的中心, 也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度最高的地域。长沙火车站、长沙汽车东站、 湖南通信指挥中心的交通、...[详 细]
|
天心区 | 430103000000 | 137km2 |
天心区地处湖南省会长沙的南大门,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融城的核心区域,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穿境而过,城市一、二、三环线紧紧相绕,距京珠高速公路不足2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仅20公里。全区现辖9个街道办...[详 细]
|
望城区 | 430112000000 | 951km2 |
望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故乡,被-同志誉为“希望之城”,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近郊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她扼湘西北门户,北连浩瀚洞庭,南毗麓山毓秀,望城县辖13个镇、3个乡,总面积1046.42平方...[详 细]
|
浏阳市 | 430181000000 | 4997km2 |
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详 细]
|
岳麓区 | 430104000000 | 539km2 |
文化名城与生态之都岳麓区系湖南省会、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主要门户和市辖城区,1996年4月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而设立。岳麓区位于长沙市湘江西滨,以湘江主航道为界,划江而治,...[详 细]
|
雨花区 | 430111000000 | 292km2 |
长沙市雨花区地处长沙市的东南方向,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个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人口50万。 雨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长沙市的东南门户,占据了长沙市东南两个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详 细]
|
长沙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截至2011年7月1日,长沙市辖: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浏阳市、长沙县、宁乡县,共六区一市两县。
长沙市,简称长,官方外文为CHANGSHA,别称“星城”、“楚汉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2015)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南中国综合0通枢纽。长沙市现为中国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中国中西部,中南部,东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是我国长江以南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娱乐行业十分发达,被称为中国内地的娱乐之都。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九的城市(分别为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天津、大连、长沙、杭州),是中国大陆第七大特大城市,也是列位第七的全国形象最佳城市城市干净整洁美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夜晚星光璀璨宛如一颗闪烁的明珠,有着星城,沙城,星沙的各项美称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经济发展名列全国前茅,成功承办了两届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以及多项体育运动赛事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行政区域 : 长沙市总面积11819.5平方千米(即1.18万平方千米),长沙市总人口7044118人,户籍人口为6511888人;其中长沙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长沙市区人口约363万(2011年)望城并入长沙城区后建成区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 截至2011年7月1日,长沙市辖: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共六区二县一市。
长沙市总面积11819.5平方千米(即1.18万平方千米);其中长沙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长沙市区人口约363万(2011年)望城并入长沙城区后建成区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 截至2011年7月1日,长沙市辖: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共六区二县一市。
2022年1月,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出炉,长沙市位列第13。
2022年1月,长沙市被命名为2021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2021年,长沙市GDP达13270.7亿元,位列2021年湖南各市州GDP排行榜第1位。
2021年12月,长沙市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2021年12月,长沙市上榜2021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11名。
2021年11月,2021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发布,长沙市排名第21。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发布,长沙市位列第17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发布,长沙市位列第16名。
2021年10月,2021届毕业生择业城市排名出炉,长沙市位列第10位。
2021年9月,长沙市上榜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第12名,为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2021年5月,联合国人居署发布2021中国城市排行榜(联合国版),长沙市位列准一线城市。
2021年5月,长沙市位列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第14(新一线城市)。
2021年5月,长沙市上榜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12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长沙市人口数量1005万人,位于湖南省各地市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名,位列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量排行榜(地级市及以上)第17位。
2021年5月,长沙市被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5月,长沙市2021中国内地城市资本实力榜第15。
2021年4月,长沙市入选2021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市。
2021年3月,长沙市名列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榜第14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城市排名发布,长沙市位列第40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出炉,长沙市位列第15名。
2021年1月,《中国海关》发布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长沙市位列第37位。
2020年中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榜出炉,长沙市GDP占全省29.06%,位列第11位。
2020年12月,2020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位列第24名。
2020年12月,2020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位列第17名。
2020年12月,2020中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位列第13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市”名单出炉,长沙市排名第43。
2021年2月,2020年度23座GDP万亿城市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以GDP12142亿元亿元排名第15。
截止2020年12月,全国城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排名榜:长沙市排名9位,拥有高校数量57所。
2021年4月,长沙市上榜全国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榜单第18名。
2021年4月,长沙市登上2020年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城市榜单。
2021年4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城市排名中长沙市以2350.5亿元位居全国第31。
2020年12月,长沙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2020年12月,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位列第9。
2020年11月,长沙市被推选为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长沙市入选。
2020年10月,长沙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10月,“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出炉,长沙市位列第100名。
2020年9月,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长沙市位列第13名。
2020年8月,体育总局确定长沙市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7月,《中国海关》杂志发布了“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长沙市排行第32名。
2020年7月,《2020全国网红城市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位列榜单第13名。
2020年6月,《2019年中国最佳求学城市排行榜》发布,长沙市位列榜单第11名(代表大学:中南大学)。